校情概览
历史清单

3983js金沙线路历史沿革概述

3983js金沙线路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她地处北国边陲重镇、闻名遐迩的丹顶鹤故乡—齐齐哈尔市;坐落于碧波荡漾的嫩江之滨、美丽如画的劳动湖畔。

3983js金沙线路组建于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年代。当时,全国高等教育战线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努力使高等学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调整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并通过一些高等学校的联合、合并,使单科性院校不断减少,综合性、多科性大学逐步增加;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以集中使用;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的规模效益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充满生机活力的高教管理体制正在形成。面对这种形势,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5年6月27日(教计字[1995]126号文件)批准:由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和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合并组建3983js金沙线路。

黑龙江省编委1996年3月22日(黑编[1996]55号文件)批准:“3983js金沙线路下设3983js金沙线路工学院和3983js金沙线路师范学院”;3983js金沙线路为正厅级事业单位;其下属的两所学院“按副厅级事业单位管理”。中共黑龙江省委于同年11月15日(黑组任字[1996]112、198、199号文件)决定组建3983js金沙线路及其下属的两个学院的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任命了大学和学院的领导干部。

此后,黑龙江省政府先后于2002年9月1日(黑政函[2002]74号文件)、2003年7月24日(黑政函[2003]77号文件)批准;将黑龙江省商业贸易学校、黑龙江省化学工业学校、克山师范专科学校并入3983js金沙线路。

3983js金沙线路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高校工委和齐齐哈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带领全校两万多名师生员工,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组合的优势,深化教育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开展了“三讲”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紧紧抓住教学评价的契机和高校扩招的机遇;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扩大规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加快了发展速度,取得了突出成绩。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校史概述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一所省属工科高等学校。她地处闻名遐迩的丹顶鹤故乡—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西部;坐落于碧波荡漾的劳动湖畔;邻近波涛滚滚的嫩江。

一、学校(院)创建、发展概况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的前身—-黑龙江省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经济恢复取得突出成就;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技术人才的年代,于1952年10月在北安市创建的。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学校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随着国家管理体制的调整,学校隶属关系的变化,校址的迁移,学校的名称也几次变化。

1952年11月,学校从北安市迁到齐齐哈尔市,随即更名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工业学校。当时隶属于省人事厅、省工业厅、省教育厅。1953年8月初,在东北地方工业局召开的调整工作会议上,将学校名称定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由东北地方工业局和省工业厅双重领导,以省为主。1954年8月,由于东北大行政区撤销,将学校划归中央地方工业部和省工业厅领导,仍以省为主。1955年10月,学校隶属关系由中央地方工业部变为新建立的中央第三机械部,仍坚持以省工业厅为主的双重领导。同时将校名更改为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1956年上半年,中央高教部、电机部联合发出通知,将学校由中央第三机械部划归中央电机部领导。仍坚持以省工业厅为主的双重领导。1957年6月又将学校由中央电机部划归中央轻工业部。明确规定,以轻工业部的领导为主,省轻工业厅负责对学校日常工作的管理、监督等项工作。同时将校名变更为轻工业部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1958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中央轻工业部将学校下放给省化工轻工业厅领导。校名更改为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

1959年6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了关于整顿全省化工院、校、系的座谈会。会议决定,将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建立起来并在当年招生的哈尔滨化工学院、哈尔滨药学院、齐齐哈尔化工专科学校以及哈工大与地方合办的化工系等四所化工院、校、系合并;全省集中力量,在齐齐哈尔化工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一所化工类高校。同年8月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经省委批准,定名为齐齐哈尔化工学院。仍隶属于省化工轻工业厅。

齐齐哈尔化工学院建立不久,全国高校进一步调整精简,在这种形势下,1963年上半年省委决定齐齐哈尔化工学院停办。但由于当时尚有三届大学本科学生在校学习,省委决定停办的具体时间是在校大学生全部毕业的1965年。大学停办,中专仍继续办。1963年上半年至1965年,属院、校合办。齐齐哈尔化工学院、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两个校名同时存在。1963年6月,中央轻工业部与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商定,将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划归中央轻工业部直接领导。校名改为轻工业部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1965年2月,轻工业部更名为第一轻工业部,学校名称也随之改为第一轻工业部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

1969年12月,第一轻工业部军管组与黑龙江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商定,将第一轻工业部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下放给黑龙江省领导,更名为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1970年1月,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又将学校下放给齐齐哈尔市领导。紧接着,齐齐哈尔市革委会决定,将学校交市教育局领导。后来又交给市轻化工业局领导。在层层下放的过程中,市革委会又决定将学校的各个专业分散到各工厂去办。并将市无线电一厂迁入校园,占用学校教学楼办工厂。1972年7月28日,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决定,将学校上收,归省轻化工业局领导,更名为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使学校开始摆脱困境。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学校向上级正式提出了复办学院的书面报告,得到了国家第一轻工业部、省革委会、市委及有关领导机关的大力支持,经过黑龙江省革委会呈报,国务院批准,1977年7月27日,教育部通知([1977]教计字219号文件)黑龙江省革委会,同意“将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改建为齐齐哈尔轻工学院。该院面向黑龙江,兼顾东北区,由你省领导”(这里录的是文件原文,当时校名是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学院建立以后,学院党、政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83年11月15日,省委第23次常委会议讨论了全省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会议对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的建设问题作出决定:“为充分发挥3983js金沙线路省的资源优势,补上3983js金沙线路省经济发展的短腿,培养更多适合3983js金沙线路省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齐齐哈尔轻工学院要进一步充实,加强轻工专业,并增设化工、纺织专业,办成轻、化、纺综合性轻工学院”。为贯彻这一决定,1984年初,省委黑办[1984]1号文件转发了省经委党组《关于齐齐哈尔轻工学院改变隶属关系及发展规划问题的会议纪要》。《纪要》规定,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由隶属于省轻工业厅,变成隶属于省经委。由过去的一个厅办学变成省轻工、二轻、石化、纺织四个厅办学。

省政府为加强对省属高校的统一领导,决定从1986年1月1日起,将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划归省教委领导。

[注:鉴于上述学校名称的频繁变化,在记述党、政、群团组织机构过程中,为使层次清晰,叙述简便,依据学校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只选用以下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校名,其他校名不再逐一列出。1、齐齐哈尔化工学校(1952.10—1959.8);2、齐齐哈尔化工学院(1959.8—1965.2);3、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1965.2—1972.7);4、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1972.7—1977.7);5、齐齐哈尔轻工学院(1977.7—1996.11)]。

二、学校(院)党建工作概要

学校创建之初,很快于1952年11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机关党委批准,建立了中共齐齐哈尔化工学校总支部委员会,隶属于黑龙江省政府机关党委。1954年4月改由中共齐齐哈尔市文教总支部委员会领导,学校党组织的名称随之改为中共齐齐哈尔化工学校分总支部委员会。1956年5月以后,先后隶属于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学校的党组织的名称又改为总支部委员会。1959年省委决定以齐齐哈尔化工学校为基础组建齐齐哈尔化工学院,接着省委于1960年4月决定建立齐齐哈尔化工3983js金沙线路,隶属于中共齐齐哈尔市委。此后,学校虽然多次变化,除“文革”期间学校党组织的名称先后改为党的核心小组、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以外,学校的党组织始终是党委建制。隶属关系也未变。

(一)历次党员(党员代表)大会。

1、中共齐齐哈尔化工学院党员大会。

1962年3月3日召开了中共齐齐哈尔化工学院党员大会。出席大会的党员51名。这次会议认真贯彻了同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关于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3983js金沙线路批评的精神。会上,党委书记刘钊做了题为《总结经验,统一认识,鼓足干劲,实事求是,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在总结3983js金沙线路建立以来的工作时指出,在开展新三反、下厂支援“双革”、下乡支援秋收和以“五反”为内容的整风等一系列运动的同时,认真分清工作中的主次,抓好中心任务。认真贯彻了“高教60条”,基本上划清了党委与行政工作界限,克服了党组织包揽行政事物过多、思想工作简单粗暴的毛病,纠正了执行政策的偏差;加强了教学工作,重新安排了教学计划,充实了教学力量,恢复和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配齐了多数课程的教材,增强了各行政部门为教学服务的思想;物资条件有所改善,稳定了教学秩序。

《报告》总结了工作中的四条基本经验。1、学校整体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2、学校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走群众路线;3、在工作中,必须把革命性与科学性、自觉性与纪律性结合起来;4、学校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政策。

《报告》提出1962年的任务是:以教学为中心,以生活为基础,以新的学习为动力,鼓足干劲,实事求是,继续调整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大力提高教学质量而奋斗。

这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齐齐哈尔化工学院第二届委员会。经市委批准,刘钊为党委书记;刘英杰为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有崔志林、李志超、候振山、郑秀文、王墨林、吴绍新、孟令海。

2、中共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党员大会。

1965年11月13日至17日,召开中共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党员大会。出席大会的党员42名。李志超作了题为《突出政治,加强党的建设,为推进教育革命而斗争》的报告。《报告》指出,上次党员大会以来,认真贯彻了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加强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开展了毛主席著作的学习;进行了“半工半读”试点和教学改革;调整了机构,精简了人员;改进了作风,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有所前进。毕业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一年比一年好。胜利的完成了党所交予的任务。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坚持了党委的集体领导;开展了以反“走后门、多吃多占和特殊化”为内容的“洗澡检查”;坚持了“三会一课”制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认真开展了批评和自3983js金沙线路批评,活跃了党的民主生活。《报告》总结了“突出政治”、“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贯彻毛主席教育思想等方面的体会。

《报告》指出,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是:突出政治,落实四个第一;总结经验,贯彻群众路线;为推进教育革命和学校改革而斗争。《报告》强调,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健全党委制,坚持集体领导;强化对党员的教育;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贯彻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会议选举了由崔志林、李志超、王垦、黄彦如、任月川、吴绍新、王墨林等七名委员组成的中共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委员会。经市委批准,崔志林为党委书记。

3、中共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第一次党员大会。

1973年4月13日至14日,召开了中共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党员大会。出席大会的党员66名。会上,李志超做了题为《高举“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运动,夺取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胜利》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几年来在批林整风、整党建党、落实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教育革命、“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略”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相关的经验教训。《报告》指出,新党委建立以后的任务是:1、继续抓好批林整风;2、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深入进行教育革命;3、全面落实党的政策,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4、深入开展学大庆群众运动;5、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会由9名委员组成:王维忠、王墨林、李志超、陈金库、范景阳、张殿魁、崔春子、薛国栋、魏宝才。4月16日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同意由市委选派党委书记;选举李志超、范景阳、薛国栋为党委副书记。

4、中共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第二次党员大会

1976年1月20日至21日召开了中共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第二次党员大会。出席大会的党员147名。党委书记陈鸿声作了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教育革命”方向,为使学校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而斗争》的工作报告。《报告》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开展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基地建设;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回顾了上届党员大会以来的工作。总结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开门办学、加强党的领导等方面的经验教训。

《报告》在安排下届委员会的工作时期强调: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搞好教育革命大辩论;二要坚持开门办学,把教学、生产、科研搞上去;三要搞好党的建设,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

这次大会是在党的“十大”精神指导下召开的。党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所以这次大会《报告》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对一些问题的评价,都存在着左的错误。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会由15名委员组成(以姓氏笔划为序):于淑娟、王墨林、王维忠、王文襄、孙国军、张殿魁、果承刚、范景星、洪克栋、高贵山、陈鸿声、陈金库、陈一鹏、薛国栋、魏宝才。

中共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月21日召开。会议选举(按姓氏笔划排列)王墨林、张殿魁、果承刚、陈鸿声、陈金库、薛国栋、魏宝才为党委常务委员会委员;陈鸿声为党委书记;薛国栋、魏宝才为党委副书记。

5、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1979年6月27日-30日召开了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这是一次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确定建院方针与奋斗目标的大会。会上,党委书记刘毅作了《在调整中前进,在整顿中提高,为建设好轻工学院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建院两年来的工作,提出了四条主要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第二,必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第三,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第四,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并指出在新形势下,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对兴办事业,具有新的重大意义。《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工作重点更加扎实地转移到教学、科研上来。力足现有基础,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狠抓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为将来的大发展创造条件,做好准备。其核心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争取在八年内建成一个以轻化工学科为主体,专业比较配套,学科比较齐全,实验手段比较完善,各种设施比较齐备,水平比较先进的轻工学院而奋斗。

这次党代会于6月30日选举产生了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会由27人组成:马玉洪、王俊信、王文襄、王墨林、王金铭、史谦、冯祥、刘毅、关中范、陈鸿声、陈一鹏、张海、张殿魁、张哲民、吴绍新、武复玉、周德铭、钟有湖、钱广昌、顾同恒、崔玉敏(女)、崔淑华(女)梁魁典、彭春芳、葛永和(满)、韩建文、谭立英(女)。

学院第一届委员会于7月2日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王墨林、刘毅、陈鸿声、武复玉、钱广昌、葛永和为党委常委;刘毅为书记;钱广昌、陈鸿声为副书记。这次全体委员会议,根据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关于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产生的规定,还选举产生了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当选的纪委委员是(按姓氏笔划排列):王兰芳、王金铭、王相友、冯祥、朱永喜、张殿魁、武复玉、胡辉、段祥之、钱广昌、顾同恒、高贵山、贾久昌;书记钱广昌(兼);副书记武复玉。

6、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二次党员大会。

1984年5月29-30日,召开了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二次党员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党员241名,预备党员21名。这次大会是在学院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形势下召开的。党委副书记张元士致开幕词,提出了这次大会的主要议题:听取和审查上届党委的工作报告;讨论确定今后的工作任务;选举第二届党委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市委副书记石忠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牛炳仁到会并讲话。

党委书记刘毅代表上届党委向大会做了题为《提高质量,加速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时提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认真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坚持了“求实、进取”思想;发扬了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大力改善了办学条件;逐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各方面的工作基础;使学院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报告》总结了四条经验:1、政治思想工作是办好学院的生命线;2、提高教学质量是办好学院的中心环节;3、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是办好学院的一个关键;4、端正党风加强党的建设是办好学院的根本保证。

《报告》提出,3983js金沙线路-(广州)有限公司的发展方向是:“建设以化工学科为主体,以轻化工专业为重点,学科比较齐全,专业比较配套的轻工、食品、化工、纺织综合性的轻工学院”。为逐步建成全省轻化工业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而奋斗。为振兴经济做出较大的贡献。

大会根据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的有关规定,于5月30日选举产生了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当选的学院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是(按姓氏笔划排列):王墨林、刘毅、牟宝珍、邢肇祜、杨洪武、宋广福、张元士、佟德钧(根据省委有关规定,学院第二届委员会执行委员制)。选举产生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是(按姓氏笔划排列):刘毅、邢肇祜、吴献一、邱福利、钟有湖。在学院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选举刘毅为书记,张元士为副书记。新当选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刘毅为纪委书记(兼),邢肇祜为纪委副书记。

7、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三次党员大会

1989年3月18日,省委高校临时工委、省教委下发了黑高工字[1989]6号文件,决定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3983js金沙线路在筹备第三次全院党员大会的工作中,认真贯彻了这个决定。

1989年4月29日-30日,召开了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三次党员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议程是:1、听取审议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2、审议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3、选举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三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当时全院党员360人,其中:正式党员342人,预备党员18人。到会党员281人,其中:正式党员272人,预备党员9人。学院民盟支部和侨联的负责人应邀列席了大会。

在开幕式上,党委委员、院长王墨林致开幕词。市委副书记金呈祉到会并讲话。党委书记姜兆春代表学院第二届党委会作了题为《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为推进学院的改革和建设而团结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1984年5月学院第二次党员大会以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学院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紧紧围绕培养合格人才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有了改善;教科队伍得到充实;教学科研实力逐步加强;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办学活力日益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改进;民主政治和党的建设逐步加强;学院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基本实现了学院发展的初期目标。使学院初具规模,为实现学院的中期目标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报告》在总结五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时,指出,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以培养合格人才为中心,以教学为主,把各项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必须建设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带领师生员工致力于学院的改革和建设;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从实际出发,做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办好学院。

《报告》提出了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大和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适应黑龙江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尽快把3983js金沙线路-(广州)有限公司建设成以化工学科为主体,轻化工专业为基础,理工管结合,发展新型学科和专业,学科比较齐全,专业比较配套,现代化、应用型、多科性的轻工学院。经过艰苦创业,长期奋斗,逐步把学院办成黑龙江省轻化工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

《报告》还对实行院长负责制,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议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生产了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三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当选的学院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是(以姓氏笔划为序):王墨林、李明石、杨洪武、吴献一、邱福利、姜兆春、姜树卿;选举产生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是(以姓氏笔划为序):田春林、石健、李玉山、吴献一、周德铭。学院第三届委员会于4月30日下午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姜兆春为党委书记;李明石为党委副书记。同日下午召开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吴献一为纪委副书记。

(二)党的代表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

3983js金沙线路根据党章关于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的规定和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的有关部署,先后召开了多次党的代表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

1、1964年2月,遵照中共齐齐哈尔市委部署,中共齐齐哈尔化工学院委员会召开了全院党员大会。会议选举崔志林、李志超为中共齐齐哈尔市第4届第1次代表大会代表。

2、1983年4月21日,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委员会,根据党章的规定和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的部署,召开了学院党的代表会议。会议选举刘毅、钱广昌、王墨林、王资询为出席中共齐齐哈尔市第6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在中共齐齐哈尔市第6次代表大会上,王墨林当选为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委员。

3、1983年6月8日,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第1届委员会召开了第11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选举刘毅、王资询为出席市党的代表会议代表。

4、1986年10月,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委员会召开了学院党的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63人,会议选举王墨林、王永华、刘毅、郭德济为出席中共齐齐哈尔市第7次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齐齐哈尔市第7次代表大会上,王墨林当选为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委员。

5、1988年3月11日,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委员会根据党章的规定和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的具体部署,组织全院党员推荐,产生候选人,由党委会议投票选举,王墨林、王永华当选为出席中共齐齐哈尔市第7届第5次代表会议代表。在中共齐齐哈尔市第7届第5次代表会议上,王墨林当选为中共黑龙江省第6次代表大会代表。

6、1992年10月28日,遵照市委部署,中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委员会召开全院党员大会,选举姜兆春、郑喜群为出席中共齐齐哈尔市第8次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齐齐哈尔市第8次代表大会上,姜兆春当选为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候补委员。

(三)历次整风、整党与党员重新登记。

学校(院)党组织遵照中共中央有关决定和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的相应部署,先后开展了多次整风、整党与党员重新登记工作。

1、1957年党的整风运动

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和齐齐哈尔市委的部署,学校于1957年5月27日开展了整风运动。学校党总支在《开展整风运动计划》中指出:整风的目的是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高马列主义思想水平,改进作风,调动一切力量办好学校,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整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与被领导、党与群众、教与学、学校与上级领导等方面的关系和党内团结问题。整风的方法是:学习中央有关文件,贯彻“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开展批评与自3983js金沙线路批评,进行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计划》安排整风分学习文件、检查问题、总结建设三步进行,预计当年10月结束。整风开始后,开展“大鸣,大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简化),广大教职工响应中央号召,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了批评和建议。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7月,学校整风运动转入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斗争。

遵照上级部署,1958年1月学校的整风运动转入整改阶段。经过鸣放、辩论,确定将学校的机构由原来的23个减到14个,教职工由139人减到97人。还修订了学校的15项规章制度。学校的整风运动于1958年夏季结束。

2、1959年党内反右倾斗争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右倾的决议和省、市委的部署,学校于1959年11月16日开展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自11月末开始,集中批判了党员校长李志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错误地认定,李志超反对党的领导,实行资产阶级办学路线。并给予纪律处分。同时还错误地联系批判了党内外的一些同志。1960年4月上旬,学校的反右倾斗争结束。(注:1962年上半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精神,经省委批准,为李志超甄别平反。)

3、“文化大革命”中的三次整党

在“文革”中,根据齐齐哈尔市党的领导机关的部署,学校先后进行了三次整党。第一次整党,从1969年5月开始。当时,学校党的领导机构和党的组织生活,由驻校军、工宣队和校革委会组成整党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第二次整党从1970年5月10日开始。此时,齐齐哈尔市党的核心小组批准建立了学校党的核心小组,党的组织生活已经恢复,这次整党是学习“五十字建党方针”,批判“党内修正主义路线”,进行思想上的“吐故纳新”。1972年4月开始第三次整党,这时齐齐哈尔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已经批准成立了学校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这次整党是在“批林整风”的基础上,贯彻毛主席“三要三不要”的基本原则,开展批评与自3983js金沙线路批评,解剖自己,分清路线,总结经验。

4、1985年至1987年的整党

根据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和省、市委部署,学院作为全国第二期第一批整党单位,于1985年1月开始整党。这次整党的基本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学院参加这次整党的有11个党总支,3个直属党支部,34个基层党支部,360名党员。这次整党,按要求分学习整改、对照检查整改和党员登记三个阶段进行。学习整改阶段主要是对党员进行否定“文革”、纠正新的不正之风、加强党性、党纪等方面的教育。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又进行了否定“文革”的补课教育。使全院党员在思想上进一步肃清左的流毒影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彻底否定“文革”。

在整党的同时,按上级的部署,开展了核查工作,对于“文革”中学校发生的大事件、重要案件和全院干部在“文革”中的表现进行核查。3983js金沙线路于1985年10月申请转段,但因核查工作迟缓,未达到核查要求,未获批准。使学院的整党处于停顿状态。为了加快核查进度,党委充实了核查力量,加大了核查力度,于1986年下半年完成了核查工作任务。经3983js金沙线路讨论确定:全院教职工中,在文革期间的表现,属一般问题的8人,一般性错误11人,严重错误2人。

1986年12月,省委批准恢复整党,学院整党进入第二阶段。党委组织全院党员学习党章和有关材料,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以此为基础,各级党组织集体、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分别对照党章关于党的基层组织任务、党员干部标准、党员标准,写书面检查材料。经逐级审查后,从5月23日开始分别在不同的范围内